目录
卷首语
寻找地方基因魏春雨;1
关注
乡村建设该如何进行?——以湾头桥乡镇中心为例魏春雨;尤志川;2-9
建筑学
行为特征视角下的中学图书馆设计策略研究寿劲秋;张雅怡;林师弘;10-12
菌丝体复合材料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张哲瑜;金倩;13-15
防屈曲支撑在超限结构中设计实例余超;16-17
高校新型科创建筑的发展演变与运行机制初探朱宇恒;姚鹤立;18-20
体力活动视角下的大学校园运动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张曦元;唐少鹏;21-23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社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探究——以南京溧水颐养中心为例江王业;罗露萍;窦雅琳;24-25
浅谈紧急公共卫生隔离点的设计——以某厂房的快速改造工程为例冯文心;诸翰飞;26-28
智能视角下高校无障碍环境体系构建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为例陈铭;章梦圆;29-31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枢纽化的新通关模式尝试及后疫情时代的应对赵欣雯;32-34
老龄化视域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计研究初探——以锦州地区为例牛笑;杨梦阳;赵兵兵;35-37
基于空间句法的校园交通空间分析——以郑州大学主校区为例郭鹏宇;38-40
机场候机厅空间设计的文化性研究杨光;黄全乐;林康强;唐延旭;41-44
现代大型高速铁路车站内部空间设计策略李博涵;魏崴;45-4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多层住宅建筑环境优化策略研究任洪国;姬晓玉;49-51
基于问卷调查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构造课程满意度研究朵朵;陈芷筠;52-54
基于探究式教学理念的建筑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绿色建筑概论课程为例王鑫;55-57
城乡规划
如何“调适”——读《乡土建筑保护论纲》解当下问题陈虹羽;杨毅;赵能;58-60
新世纪以来浙江省乡村规划建设历史回溯与未来方向思考葛丹东;朱灵巧;童磊;61-63
基于P-S-R模型的大沽河流域综合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异研究尹美善;王叁;刘森;李红利;朱立傲;64-65
生态约束与创新引领下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林佳亮;郑金辉;66-69
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澳门路环村的保护与更新潘晨;黄小华;周峻岭;70-72
雷州半岛、香港地区乡村人居林规划管理对比研究刘冰陶;陆激;殷农;73-75
城市设计
从电力基础设施到赋能公园——广州番南500k V综合变电站方案设计思考张振辉;江炜杰;陈玮璐;76-78
高密度科技创新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以杭州市未来科技城为例黄杉;王敏;徐逸程;朱云辰;郑昕文;79-81
基于站城协同的高铁车站空间形态设计策略樊鹏涛;郑雲升;魏崴;82-83
TOD时代超高层综合体接驳空间模式探索邵婧;高梦格;高裕江;84-86
大型城市公园海绵建设绩效监测研究——以南京青龙绿带二期工程为例汪洋;卢漫;刘雪涵;许炳刚;87-90
基于UNA的大连火车站区域公交设施步行可达性研究张宇;吴亮;91-93
健康导向下的城市运动空间布局特征研究——以杭州市8个主要城区为例胡雪薇;徐雯雯;94-96
居住街区形态特征与PM2.5相关性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两个居住街区为例张培浩;97-100
基于POI的杭州市民宿酒店与景点布局研究刘森;覃靖泽;杜雨欣;方竣禾;隋玉正;101-103
基于建筑大数据的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徐静谊;周鹏;刘雅婷;王江徽;尹潇;104-106
高密度城市形态对飞机噪声分布的影响张红虎;纪月;107-109
城市更新
文化线路视角下大运河邯郸段遗产价值研究杨彩虹;李佳毓;白梅;连海涛;110-112
基于老年人步行就医的社区医疗设施可达性研究——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王光紫;陆伟;吴亮;113-115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旧工业建筑社区化——以上海嘉善老市为例汪留成;116-118
老旧小区改造的减碳潜力评估任梦玉;罗晓予;葛坚;119-121
防卫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探析——以广西上林县磨庄为例贾思怡;赵思思;122-124
武汉市主城区老年人口与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视化匹配性研究隗剑秋;尹潇;鲁江月;张成明;周鹏;125-127
浙江古代书院遗存现状与保护对策李凤立;王佳;潘晨怡;128-131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滨江地区更新思路探索——以南通市港闸区(1)为例丁琳;戴翔;刘扬;132-134
基于存量整合理念的老旧社区养老综合区建构于文波;申志强;陈枫;管朝魁;135-137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大遗址保护利用路径探索——以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为例李乐梅;蔡军;138-140
西北地区传统民居营建智慧及更新研究综述田宇婷;丁杨;郝占国;141-143
旅游型传统村落第三空间的演化分析——以浙江省丽水市堰头村为例季昊雯;刘声;李王鸣;144-146
近现代广西合浦廉州古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吴桂宁;黄创颖;147-150
基于SD法的传统商业步行街空间节点感知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主街为例秦英斌;徐泽华;孙磊磊;151-153
基于生态格局的汉江上游传统集镇聚落山水人文空间营造研究——以凤凰古镇、熨斗古镇、蜀河古镇为例颜培;李爽;蔡臻;张薇;154-155
吉林省满族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以锦江木屋村为例苑宏刚;高嘉欣;马辉;张会;156-158
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城区更新策略研究——以济南商埠区为例张彦晨;159-161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聚集提升类村镇空间形态演化趋势分析李钰;高雯婷;王恬宁;162-164
不同年代居住区的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刘明浩;李晨慧;165-167
基于水文灾害风险评估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措施研究董婉茹;168-170
公共空间的再定义——上海城市旧有住区更新策略发展与公共空间演变的研究林子轩;171-174
体验经济学视角下的大理茶马古道沿线村落活化策略——以凤阳邑为例王艺姝;杨乔戈;175-177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山地历史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研究——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康露瑶;178-180
基于弹性理念的景观设计的研究——以密西西比河区概念方案为例刘耿哲;刘小文;181-183
建筑历史与理论
文明交融视域下营口银号建筑特征研究许东;马守恒;184-186
清代乾隆时期天津府城景观空间营造研究毕郁;杨至德;187-189
乡土传统的多种诠释——刘家琨、王澍建筑设计中乡土角色的差异潘沈佳;郭子瑜;姚冬晖;190-192
温岭长屿地区石板民居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肖宝琳;邰惠鑫;张振彦;潘安琪;193-195
古建筑群的家族身份认同价值及其启示研究——以湖南西村坊为例甘莉;196-199
金华婺派建筑内外境域形式与性质的研究徐铭晖;严丹;白聪霞;200-203
希腊哲学中“空间”概念的演变——从阿那克西曼德到柏拉图诸翰飞;冯文心;204-206
中国七批历史文化名镇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邱雨晨;付蒙;余亮;汉森;唐铭婕;207-209
风景园林
广州城市水系变迁对园林生成及发展的影响——以泮溪酒家为例王慧;郭谦;肖磊;210-214
综合交通枢纽植物景观季相色彩特征属性研究孙烨;岳桦;陈芃序;张德顺;215-218
生态健康视角下的历史地段评价研究——以山西省柳林明清街为例侯晓赫;江鑫源;张远景;219-221
国土空间背景下的江孜县生态廊道构建方法探讨吕兆文;刘晶;222-224
杭州城市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的植物现状与优化策略——以高位花坛为例武欣;武文婷;李上阳;225-227
生态修复视角下的沈阳蒲河滨水景观优化设计研究孙迟;殷钰杰;228-231
珠三角城中村小型河道贯通工程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洲一号涌为例翁奕城;马小芳;杨志贤;232-234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闽北廊桥景观特征解析杨建华;林雨欣;陈耸;游凯铭;235-237
苏北传统村落环境归属感重塑中的景观要素研究姚刚;陈婉菁;238-240
清初扬州乔氏东园造园意匠考略许又文;241-243
美第奇家族庄园对欧洲园林的影响刘楠;244-246
旅游行为影响下的自然疗愈景观策划研究郑雅文;247-250
西方哲学视角下的《园冶》文本初读吕明扬;251-253
艺术设计
城市更新背景下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以天津地铁为例孙博序;孙奎利;姚家琳;254-256
东方水墨语言介入空间艺术形态研究——以徐冰装置艺术为例郑淼;李彦萍;257-259
清代宫廷挂屏的图面装饰主题研究王桉;260-262
艺术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中的公共艺术项目研究张新宇;裘昀;徐博群;263-265
都市设计
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价值体现——以汉兴1978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例陈冬林;266-271
牛首山佛顶宫邵律;9
论文投稿指南10
A&C 2022年订阅已开始 欢迎订阅272